以下是针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几款药膳方,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注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血、滋阴补肾,适合术后或放化疗期间辅助调理。
【组成】苦参 10g、黄柏 10g、乌骨鸡半只(约 500g)、红枣 5 枚。
【做法】乌骨鸡切块焯水,与苦参、黄柏、红枣同入砂锅;加清水炖 2 小时,加盐调味。
【功效】苦参清热燥湿,黄柏泻火解毒,适合湿热瘀毒型(带下黄稠、小腹疼痛、舌红苔黄腻)。
【组成】桃仁 10g、红花 6g、粳米 50g、红糖适量。
【做法】桃仁、红花煎取药汁,去渣后与粳米同煮成粥;加红糖调味,温服。
【功效】桃仁活血祛瘀,红花通经止痛,适合血瘀内阻型(经血色暗有血块、舌质紫暗)。
【组成】黄芪 30g、当归 10g、羊肉 200g、生姜 3 片。
【做法】羊肉切块焯水,与黄芪、当归、姜片同入砂锅;加清水炖 2 小时,加盐调味。
【功效】黄芪补气升阳,当归补血活血,适合气血两虚型(面色苍白、乏力心悸、月经量少)。
【组成】枸杞子 15g、熟地 15g、甲鱼 1 只(约 500g)、葱段适量。
【做法】甲鱼宰杀去内脏,焯水后与枸杞子、熟地、葱段同入炖盅;加清水炖 3 小时,加盐调味。
【功效】枸杞子滋补肝肾,熟地养阴补血,适合肝肾阴虚型(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舌红少苔)。
【组成】茯苓 20g、白术 15g、薏苡仁 30g、粳米 50g。
【做法】茯苓、白术煎取药汁,与薏苡仁、粳米同煮成粥;温服,每日 1 次。
【功效】茯苓健脾利湿,白术益气燥湿,适合脾虚湿困型(脘腹胀满、便溏纳呆、舌苔白腻)。
【组成】何首乌、海参等。
【做法】将何首乌、海参等原料清洗干净,海参切段,与何首乌一起炖煮至熟,可加入适量调料调味。
【功效】具有滋阴补肾、防癌的功效,适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可增强免疫力,防止癌瘤的发展。
【组成】鲜苦瓜1个、绿茶适量。
【做法】苦瓜去瓤,加入适量绿茶,悬挂在通风处阴干。将阴干的苦瓜和茶叶切碎混合均匀,每次10克,用沸水冲泡,每日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解暑、生津止渴,适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尤其是口干、口渴的症状。
【组成】枸杞子20克、粳米60克、阿胶20克。
【做法】将枸杞子、粳米加水500毫升煮粥,熟后加入阿胶使其溶化,再煮2-3分钟。每日服用1次,15日为一个疗程,可长期服用。
【功效】益气补血,适用于子宫内膜癌术后贫血的患者。
【组成】羊泉30克、红枣10个。
【做法】将羊泉和红枣加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热毒型子宫内膜癌。
【组成】豆腐锅巴60克、豆腐皮1张、鸡蛋1个。
【做法】将豆腐锅巴、豆腐皮和鸡蛋加水煮熟,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后食用。
【功效】清热利湿,适用于子宫内膜癌带下不止的症状。
【组成】冬瓜子30克、冰糖30克。
【做法】将冬瓜子捣烂,与冰糖一起放入碗中,冲入沸水300毫升,文火隔水炖熟。每日服用1剂,7日为一个疗程。
【功效】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适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
【组成】田七粉5克、鸡蛋1个、鲜莲藕250克。
【做法】将田七粉与鸡蛋调成糊状,鲜莲藕切碎绞汁,加水煮沸后加入田七粉蛋糊,再加适量盐调味。每日服用1次。
【功效】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瘀热型子宫内膜癌。
【组成】白果10个、冬瓜子30克、莲子肉15克、胡椒1.5克。
【做法】将白果、冬瓜子、莲子肉和胡椒一同入锅,加水2升,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炖至白果、莲子烂熟。分2-3次服用,每日1剂。
【功效】健脾利湿,止带,适用于子宫内膜癌带下不止的症状。
【组成】马齿苋、生姜、鸡蛋。
【做法】将马齿苋和生姜与鸡蛋一起煮,具体用量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功效】适用于月经量异常增多的情况,有止血的功效。
【组成】猪小肚150克、鲜地黄60克、莲藕150克、陈皮6克。
【做法】猪小肚处理干净后与其他材料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煲3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祛瘀。
【组成】白英鲜品30克或干品20克、猪苓20克、赤小豆50克、红枣30克、猪瘦肉150克。
【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煮1.5-2小时,调味即成。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抗癌,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组成】莪术8克、三七8克、当归10克、红枣10枚、羊肉150克。
【做法】羊肉去油脂后与其他材料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煮1.5-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祛瘀止血、散结消积,对膀胱癌、宫颈癌等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