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针对大肠癌患者的几款药膳方,结合中医理论和现代营养学,注重健脾利湿、清热解毒、补虚养血,适合术后或放化疗期间辅助调理。
【组成】黄芪 20g、党参 15g、乌鸡半只(约 500g)、红枣 5 枚、生姜 3 片。
【做法】乌鸡切块焯水去血沫,黄芪、党参洗净;所有食材入炖盅,加清水炖 2 小时,加盐调味。
【功效】黄芪补中益气,党参健脾养血,乌鸡滋阴补虚,适合气血两虚、乏力便溏者。
【组成】茯苓 15g、薏米 30g、赤小豆 30g、粳米 50g。
【做法】薏米、赤小豆浸泡 2 小时,茯苓研粉;所有食材入锅,加清水煮粥至软烂。
【功效】茯苓渗湿健脾,薏米解毒散结,赤小豆利水消肿,适合脾虚湿盛、舌苔厚腻者。
【组成】鲜马齿苋 100g、蒲公英 30g、瘦肉 100g、盐少许。
【做法】马齿苋、蒲公英洗净切段,瘦肉切片;锅中加水煮沸,放入食材煮 15 分钟,加盐调味。
【功效】马齿苋清热利湿,蒲公英解毒消肿,适合湿热瘀毒型大肠癌、大便脓血者。
【组成】山药 100g、莲子 30g、芡实 20g、粳米 50g。
【做法】莲子去芯,芡实浸泡,山药去皮切块;所有食材入锅,加清水煮粥至软烂。
【功效】山药补脾止泻,莲子益肾固精,适合脾肾两虚、久泻不止者。
【组成】当归 10g、枸杞 15g、鲫鱼 1 条(约 300g)、生姜 3 片。
【做法】鲫鱼煎至微黄,与当归、枸杞、姜片同入砂锅;加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炖 1 小时,加盐调味。
【功效】当归补血活血,枸杞滋补肝肾,鲫鱼健脾利水,适合术后气血不足、贫血者。
【组成】山药100g、茯苓15g、炒薏米30g、粳米50g。
【做法】茯苓煎汁去渣,与山药、薏米、粳米同煮至软烂成粥。
【功效】健脾利湿,缓解化疗后腹泻或消化不良。
【组成】黑木耳10g(泡发)、莲藕200g、排骨150g、生姜3片。
【做法】排骨焯水后与莲藕、木耳、姜片炖1小时,少盐调味。
【功效】补血润肠,辅助改善术后贫血及肠道功能。
【组成】苹果1个(去皮)、南瓜150g、燕麦30g、蜂蜜少许。
【做法】南瓜蒸熟,与苹果、燕麦加温水打成糊状,温热食用。
【功效】富含可溶性纤维,温和通便,减轻肠道负担。
【组成】猴头菇30g(泡发)、黄芪15g、鸡胸肉200g、红枣5颗。
【做法】猴头菇撕小块,鸡肉焯水后与黄芪、红枣炖1小时。
【功效】增强免疫力,促进术后体质恢复。
【组成】鲜马齿苋100g、鲫鱼1条、赤小豆30g、陈皮5g。
【做法】鲫鱼煎至微黄,与赤小豆、陈皮煮30分钟,加马齿苋再煮10分钟。
【功效】清热解毒,辅助缓解肠道炎症。术后恢复期(补气养血,促进肠道修复)。
【组成】黄芪30g、猴头菇50g(干品泡发)、乌鸡半只、红枣6枚、陈皮5g。
【做法】乌鸡焯水后与药材同炖2小时,去浮油后加盐调味。
【功效】黄芪补气升阳,猴头菇多糖增强免疫力,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组成】水发海参100g(切丁)、小米80g、山药粉20g、姜丝5g。
【做法】小米煮至开花后加入海参、姜丝煮10分钟,关火拌入山药粉。
【功效】海参皂苷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小米健脾养胃,适合术后气血两虚者。放化疗期(缓解腹泻/便秘,提升白细胞)。
【组成】炒山药30g、炒芡实20g、莲子15g、粳米50g、茯苓粉10g。
【做法】食材浸泡后煮至软烂,出锅前拌入茯苓粉。
【功效】健脾固肠,改善化疗引起的腹泻或便溏。
【组成】红薯200g(切块)、燕麦片50g、火麻仁10g(打碎)、蜂蜜10ml。
【做法】红薯与火麻仁同煮20分钟,加入燕麦片煮5分钟,放温加蜂蜜。
【功效】火麻仁润肠通便,燕麦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
【组成】女贞子15g、枸杞20g、猪肝150g(切片)、生姜3片。
【做法】女贞子煎煮20分钟取汁,与枸杞、猪肝、姜片同煮10分钟。
【功效】女贞子中的齐墩果酸促进骨髓造血,猪肝富含维生素B12和铁。康复防复发期(清热解毒,抑制癌毒)。
【组成】半枝莲20g、白花蛇舌草15g、生薏米50g、猪排骨300g。
【做法】药材装入纱布袋,与排骨同炖1.5小时,去药袋后调味。
【禁忌】脾胃虚寒者加生姜5片,腹泻者慎用。
【功效】提高免疫力。
【组成】西兰花200g(焯熟)、黑木耳30g(泡发)、大蒜末20g、亚麻籽油10ml。
【做法】食材切碎后凉拌,大蒜末用温油略爆香后淋入。
【功效】西兰花中的萝卜硫素诱导癌细胞凋亡,大蒜素抑制亚硝胺合成。提高免疫力,抗癌。
【组成】槐花10g(鲜品30g)、藕节15g、粳米50g、红糖10g。
【做法】槐花与藕节煎汁,用药汁煮粥,加红糖调味。
【功效】凉血止血,缓解肿瘤溃破导致的黏液血便。
【组成】陈皮10g、炒莱菔子15g、山楂10g、麦芽15g。
【做法】沸水冲泡代茶饮,餐后温服。
【功效】理气消胀,改善肠道气滞引起的腹痛肠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