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癌症)患者之家
首页
癌症知识
肿瘤中医药治疗
肿瘤药膳
肿瘤治疗技术
前沿资讯
登录/注册
VIP特权
总论
肺癌
结直肠癌
肝癌
胃癌
乳腺癌
前列腺癌
肾癌
胰腺癌
食管癌
膀胱癌
宫颈癌
卵巢癌
脑肿瘤
淋巴瘤
黑色素瘤
白血病
甲状腺癌
鼻咽癌
子宫癌
睾丸癌
胆囊癌
喉癌
骨肿瘤
胆管癌

文章目录

1.前言

2.定义及分类

(一)定义

(二)分类

3.症状体征及并发症

(一)症状与体征

(二)并发症

4.诊断及检测方法

(一)内镜检查

(二)影像学检查

(三)病理学检查

(四)其他辅助检查

5.病因

6.病理

7.西医治疗

8.中医药治疗

9.生存期

10.预防护理

(一)预防措施

(二)护理建议

11.饮食健康

(一)合理选择食物

(二)养成良好进食习惯

(三)不同时期饮食方案

(四)推荐食疗方

12.各省部分专家汇总

13.参考文献及PDF

食管癌

80 阅读

1.前言

2021年12月12日,曾参演《老兽》、《笑傲江湖》、《最后的真相》等多部影视作品 的演员涂们因食管癌逝世,享年62岁 [1]。2024年9月1日,香港著名武打明星徐少强 在北京因食管癌离世,享年73岁 [2]。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食管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包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长期食用过烫、过辣、过油、高盐、粗糙的食物, 以及吸烟和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食管癌的风险。此外,慢性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炎等,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也可能增加食管癌的风险。

若本图无法展示,请更换浏览器查看

图1.2020年食管癌按性别划分的地区特定发病率年龄标准化率, 资料来源: GLOBOCAN 2020 [3]。

食管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2022年, 全球食管癌新发病例数约为60.4万例,死亡病例数高达54.4万例, 分别位居全球恶性肿瘤的第11位和第7位 [3]。

中国食管癌的防控形势尤为严峻。在国内,食管癌的发病呈现出明显的地区聚集性, 河南、河北、山西、江苏、福建、广东等省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2020年, 中国食管癌新发病例为22.4万例,其中男性16.75万例,女性5.65万例。 食管癌死亡病例为18.75万例,其中男性14.04万例,女性4.71万例 [4]。

2.定义及分类

(一)定义

食管癌是指发生于食管黏膜上皮或腺体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从下咽部(环状软骨下缘)至食管胃结合部(贲门)之间的消化道区域。食管是连接咽部和胃部的管状器官,主要功能是将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内。当食管黏膜细胞或腺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异常增殖和分化,形成不受机体控制的新生物,就导致了食管癌的发生。

(二)分类

1、病理学分类

根据组织学特征分为以下主要类型: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占比:全球约 70-80%,中国占比更高(>90%)。

起源:食管黏膜的鳞状上皮细胞。

好发部位:胸中段食管(约50%),其次为胸下段。

危险因素:吸烟、饮酒、营养缺乏(维生素A、锌)、热食烫饮。

腺癌(Adenocarcinoma)

占比:西方国家占主导(>60%),中国近年呈上升趋势(约10-20%)。

起源:食管下段的柱状上皮(多由Barrett食管恶变而来)。

好发部位:食管下段(胃食管交界处)。

危险因素:慢性胃食管反流(GERD)、肥胖、Barrett食管。

其他罕见类型(<5%)

小细胞癌:高度恶性,易早期转移,预后极差。

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多源于食管腺体,侵袭性强。

肉瘤样癌:含肉瘤样成分,生长迅速。

2、解剖部位分类

按肿瘤发生部位分段(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标准)

颈段食管:食管入口至胸骨上切迹(距门齿约 15-20cm)。

胸段食管:

胸上段:胸骨上切迹至气管分叉(距门齿约 20-25cm)。

胸中段:气管分叉至食管胃交界部全长的上半部(距门齿约 25-30cm)。

胸下段:气管分叉至食管胃交界部全长的下半部(距门齿约 30-40cm)。

腹段食管:食管胃交界部以下(属胃癌范畴,按Siewert分型)。

3、临床分期(TNM分期系统,AJCC第8版)

T(原发肿瘤)

Tis:原位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T1-T4:肿瘤侵犯深度递增(黏膜层至邻近器官)。

N(区域淋巴结转移)

N0-N3:淋巴结转移数量及范围递增。

M(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

分期组合:分为ⅠA期(早期)至Ⅳ期(晚期)。

4、分子分型(研究进展中)

基于基因突变和分子特征分类,指导靶向治疗:

鳞癌亚型:如基底样型、经典型、分泌型。

腺癌亚型:染色体不稳定型(CIN)、微卫星不稳定型(MSI)等。

3.症状体征及并发症

(一)症状与体征

食管癌的症状和体征因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是否发生转移而异,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包括:

1、吞咽困难

早期症状:在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如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烧灼等。随着病情发展,这种异物感可能会逐渐加重或变得更加频繁。

中晚期症状: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患者逐渐消瘦、脱水、无力。持续胸痛或背痛表示为晚期症状,癌已侵犯食管外组织。

2、胸痛

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骨后有轻微的胀满、隐痛或烧灼感等不适。这种感觉可能是间歇性的,与进食的关系不太明确,有时在没有进食时也可能出现。

3、声音嘶哑

肿瘤增大压迫神经、转移侵犯神经等,都会引起声音嘶哑。

4、刺激性咳嗽

肿瘤增大侵犯到气管、支气管,就会引起刺激性咳嗽。

5、体重减轻

由于食管癌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非故意的体重下降。

6、消化不良

可能出现消化不良加重或胃灼热。

7、其他症状

患者还可能出现咳嗽、声音嘶哑、反酸、胃灼热感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与肿瘤压迫喉返神经、侵犯气管或食管括约肌功能受损有关。

(二)并发症

食管癌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1、恶病质

晚期食管癌患者由于咽下困难与日俱增,造成长期饥饿,导致体重减轻,出现恶病质和明显失水,表现为高度消瘦、无力、皮肤松弛而干燥,呈衰竭状态。

2、出血或呕血

一部分食管癌患者有呕吐,个别食管癌患者因肿瘤侵袭大血管有呕血,偶有大出血。血液来自食管癌的癌性溃疡、肿瘤侵蚀肺或胸内的大血管。

3、器官转移

若有肺、肝、脑等重要脏器转移,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黄疸、腹水、昏迷等相应脏器的特有症状。

4、吻合口相关并发症

吻合口瘘: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治疗食管癌吻合口出问题的概率已经明显降低,但吻合口仍容易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以及吻合口出血等情况。

吻合口狭窄: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狭窄,导致吞咽困难。

吻合口出血: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出血。

5、食物反流

由于手术将食管病变部分进行切除,并重建消化道,使原有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胃的贲门去除,重建的消化道没有贲门进行开关,就会出现进食后食物反流的情况。

6、呼吸道感染

术后普遍容易出现的呼吸道感染。

7、食管穿孔

晚期食管癌,尤其是溃疡型食管癌,因肿瘤局部侵蚀和严重溃烂而引起穿孔。穿孔部位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的症状,如穿通气管引起食管气管瘘,出现进饮食时呛咳;穿入纵膈可引起纵膈炎,发生胸闷、胸痛、咳嗽、发热、心率加快和白细胞升高等;穿入肺引起肺脓疡,出现高热、咳嗽、咯脓痰等;穿通主动脉,引起食管主动脉瘘,可引起大出血而导致死亡。

8、水、电解质紊乱

因下咽困难这类病人有发生严重的低血钾症与肌无力的倾向。是最常见的食管癌并发症。食管癌病人因下咽困难而不能吞咽唾液时,可以出现显著的低血钾症。有些鳞状细胞癌可以产生甲状旁腺激素而引起高血钙症,即使病人在无骨转移的情况下同样可以有高血钙症。术前无骨转移的食管癌病人有高血钙症,往往是指示预后不良的一种征象。

9、吸入性肺炎

由于食管梗阻引起的误吸与吸入性肺炎,病人可有发热与全身性中毒症状。

10、交感神经节受压

癌肿压迫交感神经节,则产生交感神经麻痹症(Homer综合征)。

4.诊断及检测方法

食管癌的诊断和检测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一)内镜检查

1、普通内镜检查

方法:使用一根末端带有摄像头的长软管(内窥镜)来观察食管内部。

优势:可以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的异常变化,如溃疡、肿块或狭窄,并可对可疑病灶进行活检。

适用人群:适用于所有疑似食管癌的患者。

2、特殊内镜技术

窄带成像技术(NBI)结合放大内镜:通过特殊的光学技术,能够更清晰地观察食管黏膜的微小病变,提高早期诊断率。

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利用蓝激光成像技术,增强黏膜表面的对比度,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

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可以在体内进行细胞水平的观察,实时获取病理学信息。

荧光内镜:通过荧光染料标记病变区域,提高病变的可见性。

(二)影像学检查

1、钡餐检查

方法:患者吞服钡剂后,通过X线观察食管。

优势:可以显示食管的形态变化,如狭窄、充盈缺损等。

适用人群:适用于无法耐受内镜检查的患者。

2、CT扫描

方法: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清晰显示食管壁的厚度、肿瘤的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优势:对评估肿瘤的分期和可切除性至关重要。

适用人群:适用于所有疑似食管癌的患者。

3、MRI

方法:通过磁共振成像,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信息。

优势:对软组织的分辨力更高,有助于判断肿瘤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适用人群:适用于需要更详细软组织信息的患者。

4、PET-CT

方法:结合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能够发现远处转移。

优势:为分期提供重要依据。

适用人群:适用于需要评估远处转移的患者。

(三)病理学检查

1、活检

方法:通过内镜或细针穿刺获取病变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优势:是确诊食管癌的金标准,可以明确病变是否为癌症以及癌症的类型。

适用人群:适用于所有疑似食管癌的患者。

2、免疫组化染色和基因检测

方法:对活检获取的组织样本进行进一步分析,检测特定的标志物或基因突变。

优势:能够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信息。

适用人群:适用于需要明确病理类型和指导治疗的患者。

(四)其他辅助检查

1、超声内镜

方法:通过内镜结合超声技术,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及周围淋巴结情况。

优势:对手术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适用人群:适用于需要评估肿瘤浸润深度的患者。

2、食管拉网

方法:通过特制的线网小塑料囊,收集食管内的细胞样本。

优势:对患者的损伤极小,容易耐受。

适用人群:适用于食管癌高发区的普查。

3、血液标志物检测

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特定标志物,如OTOP2和KCNA3的甲基化水平,进行无创诊断。

优势: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

适用人群:适用于无法耐受内镜检查的患者或需要早期筛查的高危人群。

5.病因

食管癌的病因复杂多样,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1、不良饮食习惯

腌制食品:长期食用腌制食品,如咸菜、咸鱼等,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可在体内转化为致癌物质亚硝胺。

过热食物:经常食用过热、过烫的食物会损伤食管黏膜,反复损伤和修复过程可能导致细胞发生癌变。

粗糙食物:食物过硬、咀嚼不细等不良饮食习惯,与食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2、生活习惯

吸烟和饮酒: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是食管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二者联合使用时风险显著增加。烟草中的有害化学物质能损伤食道黏膜,而酒精则可直接刺激食管黏膜,导致上皮细胞DNA受损,进而增加癌变的可能。

3、遗传因素

家族聚集现象:食管癌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家族中有食管癌病史的人群,其自身发生食管癌的概率较正常人群更高。食管癌的研究显示有食管癌家族史者发病风险较常人增加1.57倍,遗传度约为29.67%。分子机制涉及原癌基因激活(如HER2、EGFR)及抑癌基因(如TP53、CDKN2A)失活,导致细胞周期紊乱和异常增殖。例如,河北磁县的研究发现,患者一级亲属食管癌发生率(12.80%)显著高于对照组(7.52%),提示遗传背景在癌变中起重要驱动作用。

4、环境因素

化学物质污染:长期暴露于污染的环境,如化学物质污染、放射性物质等,可能增加患食管癌的几率。

5、慢性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长期反流可能导致食管黏膜受损,增加食管腺癌风险。

食管憩室:食管憩室等病变可增加癌症风险。

6、其他疾病:食管上皮增生、食管黏膜损伤、食管溃疡等,也被认为是食管癌的癌前病变或癌前疾病。

7、营养缺乏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膳食中缺乏维生素、蛋白质及必需脂肪酸,以及微量元素铁、钼、锌等的缺少,都可能引发食管黏膜增生、间变,进而导致癌变。

8、其他因素

病毒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也被认为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肥胖:对于食管腺癌,肥胖也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6.病理

食管癌的分子生物学致病机制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的复杂过程,涉及遗传变异、表观遗传失调、信号通路异常、肿瘤微环境重塑及代谢重编程等,其分子特征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和食管腺癌(EAC)中存在显著差异。

1、关键基因突变与分子分型

食管癌的驱动基因突变具有组织亚型特异性,主要分为ESCC和EAC两类:

1.1食管鳞癌(ESCC)

TP53突变:>90%的ESCC存在TP53失活突变,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和细胞周期失控。

CDKN2A缺失:约50%病例中p16INK4a/p14ARF基因缺失,解除细胞周期检查点。

NOTCH通路异常:NOTCH1/2/3突变(20-30%)导致分化阻滞和干细胞特性增强。

表观调控基因突变:KMT2D(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P300/CREBBP(组蛋白乙酰转移酶)突变常见,影响染色质重塑。

其他基因:PIK3CA扩增(10-15%)、SOX2/TP63扩增(与鳞癌分化相关)。

1.2 食管腺癌(EAC)

TP53突变:>80%病例存在,尤其在Barrett食管进展中早期出现。

ERBB2(HER2)扩增:约15-30%的EAC过表达HER2,激活PI3K/AKT和MAPK通路。

CDH1(E-cadherin)失活:与侵袭转移相关。

SMAD4缺失:约20%病例,导致TGF-β信号通路失调。

2、关键信号通路异常

PI3K/AKT/mTOR通路:PIK3CA突变或PTEN缺失导致通路持续激活,促进细胞存活和代谢重编程。

EGFR/RAS/MAPK通路:ESCC中EGFR扩增(约30%),EAC中KRAS突变(约10%),驱动增殖和转移。

Wnt/β-catenin通路:APC突变(EAC中约5%)或β-catenin核积累(ESCC中常见)促进干细胞特性。

NF-κB通路:慢性炎症(如反流性食管炎)激活NF-κB,诱导促炎因子(IL-6、TNF-α)和抗凋亡基因表达。

3、表观遗传学调控异常

【DNA甲基化】

抑癌基因沉默:CDKN2A(p16)、RASSF1A、MLH1等启动子高甲基化。

全基因组低甲基化: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和逆转录转座子激活(如LINE-1)。

组蛋白修饰:H3K27me3(由EZH2介导)异常调控分化相关基因;HDAC过表达与化疗耐药相关。

非编码RNA:

miRNA:miR-21(抑制PTEN)、miR-375(抑癌作用缺失)与ESCC进展相关。

lncRNA:HOTAIR通过结合PRC2复合体促进EMT;LINC00675调控Wnt通路。

4、肿瘤微环境(TME)与免疫逃逸

炎症驱动癌变:慢性反流(EAC)或烟酒刺激(ESCC)导致黏膜损伤-再生循环,伴随ROS和炎症因子(IL-1β、IL-8)积累,激活致癌信号。

免疫抑制性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M2型)分泌IL-10、TGF-β;调节性T细胞(Treg)浸润抑制CD8+T细胞功能。

PD-1/PD-L1轴:ESCC中PD-L1高表达(约30-50%),与EBV阳性或高突变负荷相关,提示免疫治疗潜力。

5、代谢重编程与氧化应激

Warburg效应:糖酵解关键酶(HK2、LDHA)上调,支持快速增殖和酸性微环境构建。

谷氨酰胺成瘾:谷氨酰胺酶(GLS1)过表达维持TCA循环,靶向抑制剂(如CB-839)在临床试验中。

氧化应激:慢性炎症和烟酒暴露导致ROS累积,诱导DNA损伤(如8-OHdG形成)和基因组不稳定。

7.西医治疗

食管癌的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方法。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早期患者。手术方式包括:

Ivor-Lewis术式:腹胸二切口食管癌根治胸内吻合术。

Sweet术:左胸食管癌根治术。

McKeown术:经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

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纵隔镜辅助的食管癌根治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用于早期食管癌。

机器人辅助的微创食管癌根治术。

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在中晚期食管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分为根治性和姑息性两种类型:

根治性放疗:适用于全身状况良好且无放疗禁忌的患者。

姑息性放疗:用于缓解症状,如减轻吞咽困难、疼痛等。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具有小野集束照射、剂量跌落陡峭的特点,能够精确靶向转移病灶并降低不良反应风险,已成为寡转移食管癌多学科诊疗的标准治疗。

3、化疗

化学治疗通过使用抗癌药物来杀死癌细胞,常用的食管癌化疗方案包括:

顺铂与5-氟尿嘧啶(5-FU)的联合。

紫杉醇与顺铂。

表柔比星、顺铂和5-FU的三药组合(ECF方案)。

表柔比星与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的结合(EOX方案)。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5-FU的配方(FLO方案)。

多西他赛、顺铂和5-FU的联合(改良的DCF方案)。

4、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治疗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主要用于转移性食管癌的二线及后续治疗: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如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等。

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转移性食管癌的二线治疗中显示出积极的疗效。

5、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或两者的联合应用,有助于降低肿瘤分期、根除潜在的全身微小转移,并评估肿瘤对化疗方案的敏感性:

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前放疗联合化疗被认为更为有效。

食管腺癌:特别是位于食管下段及胃食管交界处的腺癌患者,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围术期化疗的实施。

6、支架治疗

支架治疗是用于治疗食管癌引起的食管狭窄和瘘的常用方法,支架的种类繁多,包括普通金属支架、覆膜支架、I125放射性粒子支架、带膜记忆合金支架和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等。

8.中医药治疗

本病属中医"噎膈"范畴。

《内经》"三阳结谓之膈,膈塞闭绝,上下不通,暴忧之病也"。《景岳全书》"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郁而成"。《诸病源候论》"忧患则气结,气结则津液不宣流世噎。平素饮酒过多或食辛香燥热之品,亦可致积热伤阴,津伤血燥,日久淤热停留,阻于食道成噎膈"。《医学统旨》"酒肉炙博粘涩难化之物,滞于中宫,损伤肠胃,渐成痞满吞酸,甚至噎膈反胃"。

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以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为主,互为因果,共同致病,形成气滞、痰阻、血瘀阻食管,使食管狭窄,或造成津伤血耗,失于濡润,食管干涩,食饮难下阻于食管而成。

【辨证用方】

食管癌的辨证,先当辨明虚实,实证当辨气滞、血瘀、痰结、毒蕴之偏重,虚证当辨气、血、阴、阳之不同。实证治以舒肝和胃、化瘀解毒、化痰散结为主,虚证治以健脾和胃、补气益血、滋阴润燥为主。

1.肝胃不和证

【主症】咽部似有物梗阻,或进食发噎,呃逆、胸骨后疼痛串及两胁,胸闷口苦, 不欲饮食,或头痛目眩、舌质红,舌苔薄黄或微黄腻,脉弦或弦细。

【治法】舒肝和胃。

【主方】道遥散加减方(《中华肿瘤治疗大成》)

【组成与用法】醋炒柴胡10g,当归10g,赤芍12g,白芍12g,茯苓12g,炒白术12g, 法半夏10g,威灵仙15g,急性子5g,白花蛇舌草30g,甘草5g。水煎服。

【功能主洽】舒肝和胃,散结止痛。主治食管癌。

【加减应用】上腹部胀闷者,加厚朴、枳壳;胸背疼痛者加香附、郁金、八月札。

2.痰气交阻证

【主症】吞咽梗阻,胸膈痞闷,情志舒畅时稍减轻,口千咽燥,舌质偏红, 舌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

【主方】启膈散加减方(《中华肿瘤大成》)

【组成与用法】丹参15g,郁金15g,砂仁10g,沙参15g,贝母10g,茯苓10g, 陈皮10g,瓜蒌20g,法半夏10g,壁虎10g,白花蛇舌草30g,甘草5g。水煎服。

【功能主治】开郁化痰,清热润燥。主治食管癌。

【加减应用】津伤便秘者,加生地、玄参、麦冬、火麻仁,纳差者,加麦芽、焦山楂。

3.津亏热结证

【主症】吞咽梗涩疼痛,食物难下,汤水可下,形体逐渐消瘦,口干咽燥, 大便干结,五心烦热,舌质红干,或有裂纹,脉弦细数。

【治法】生津散结。

【主方】加减麦门冬汤(《中华肿瘤治疗大成》)

【组成与用法】白参(蒸兑)10g,麦冬30g,法半夏10g,桃仁10g,丹参15g, 沙参15g,石斛12g,梨汁20g,藕汁12g,陈皮10g,茯苓12g,大枣10g,蚤休30g, 半枝莲30g,甘草5g。水煎服。

【功能主治】生津益胃,降逆解毒。主治食管癌。

【加减应用】潮热盗汗者,加地骨皮、五味子、煅牡蛎(先煎); 胸背痛者,加香附、郁金。

4.瘀毒内结证

【主症】胸膈疼痛,食不得下而复吐出,甚至水饮难下,大便坚如羊屎, 或吐出物如赤豆汁,面色晦暗,口唇青紫,形消瘦,肌肤枯燥,舌红少津, 或带青紫,脉细涩。

【治法】化瘀解毒。

【主方】加减通幽汤(中华肿瘤治疗大成》)

【组成与用法】熟地10g,生地10g,当归10g,升麻10g,桃仁10g,红花10g, 丹参12g,郁金12g,枳壳12g,瓜蒌20g,急性子15g,蜣螂虫10g,海藻15g, 昆布15g,半枝莲30g。水煎服。

【功能主治】养血活血,润燥破结。主治食管癌。

【加减应用】呕吐物呈咖啡色,或大便隐血阳性者,加大黄粉、或三七粉(冲服)、 云南白药(冲服)、仙鹤草;腰背痛甚者,加黄药子、延胡索;服药呕吐,难于下咽者, 可先开道散(由硼砂、火硝、硇砂、礞石、沉香、冰片共碾细末制成散),噙化缓下, 每1~3小时1次,连服2日后,再服药。

5.气血双亏证

【主症】噎塞梗阻日重,水饮难下,而色萎黄,消瘦无力甚则大肉困脱,大骨枯稿, 舌质淡,苔薄,脉弦细或沉细。

【治法】益气养血。

【主方】加减八珍汤(《中华肿瘤治疗大成》)

【组成与用法】人参10g,生黄芪30g,炒白术10g,茯苓10g,陈皮10g,当归10g, 白芍12g,川芎10g,生地12g,广木香12g,阿胶(烊化)15g,丹参30g, 白花蛇舌草30g,炙甘草5g。水煎服。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解毒散结。主治食管痛。

【加减应用】呕恶痰涎者,加法半夏、生姜;干呕者,加砂仁、代赭石; 颈部瘰核者,加生牡蛎(先煎);形寒气短,面浮足肿,腹胀者,加肉桂、制附片、 杜仲、鹿角胶(烊化)。

9.生存期

食管癌的生存期因多种因素而异,包括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治疗效果等。

1、总体生存率

总体生存率:食管癌的总体5年生存率较低,不足5%。由于患者确诊时多为晚期,总体预后较差。

2、按分期的生存率

I期:肿瘤局限于黏膜层,5年生存率可达80%。

II期:肿瘤累及黏膜下层,5年生存率约为50%。

III期:肿瘤累及固有肌层,5年生存率约为20%。

IV期:肿瘤累及邻近器官或有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不足5%。

3、不同病理类型的生存率

鳞状细胞癌:占我国食管癌的90%以上,预后相对较差。

腺癌:多见于食管下1/3,与胃食管反流疾病有关,预后较好。

10.预防护理

食管癌的预防护理需针对其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不良饮食、胃食管反流等)制定综合措施,降低发病风险并早期发现癌前病变。

(一)预防措施

1、减少危险因素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是食管癌(尤其是鳞癌)的主要诱因,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可显著降低风险。

避免过烫饮食:长期饮用65℃以上的热饮(如热茶、热汤)易损伤食管黏膜,增加癌变风险。

健康饮食:少吃腌制、熏制食品,多吃新鲜蔬果,避免霉变食物。

控制胃食管反流:长期反酸可能诱发Barrett食管(腺癌前病变),需及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2、管理癌前病变

定期筛查高危人群:年龄≥40岁,有食管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不良者。胃镜是主要筛查手段,发现Barrett食管、食管上皮内瘤变需定期复查或干预。

3、其他措施

保持健康体重:肥胖增加胃食管反流风险,需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

HPV预防:虽证据有限,但某些HPV亚型可能与食管癌相关,建议接种HPV疫苗。

(二)护理要点

1、治疗期间护理

营养支持:吞咽困难者选择流食或肠内营养液,必要时通过鼻饲或胃造瘘补充。少食多餐,以高蛋白(如鸡蛋羹、蛋白粉)、高热量食物为主。

口腔与呼吸道护理:放疗后易出现口腔溃疡,需用软毛牙刷、生理盐水漱口。术后注意排痰,避免肺部感染。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或加入患者互助团体,缓解焦虑情绪。

2、康复期护理

饮食恢复:术后逐步从流食过渡到软食,避免过硬、刺激性食物。进食后保持直立姿势30分钟,减少反流。

吻合口狭窄:需定期扩张治疗。

反酸/胸痛:遵医嘱使用抑酸药(如奥美拉唑)。

3、长期随访

术后每3-6个月复查胃镜、CT,监测复发。关注体重变化,预防营养不良。

11.饮食健康

食管癌的饮食保健对于患者的身体恢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饮食建议:

(一)合理选择食物

1、增加营养的摄入

2、适量摄取水分

3、保持饮食清淡

(二)养成良好进食习惯

1、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可以减少对食管的刺激并提高消化吸收,避免进食过快、过硬、过粗等不良习惯。同时,不要强行吞咽食物,以免加重疼痛并造成恶化。

2、少量多餐

3、进食前后少喝水或不喝水

人体的消化功能主要靠胃液,胃液里含有胃酸,这是最初始的消化过程。饭前或者饭后饮水会稀释胃液,对消化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大量喝水还会使胃扩张,减弱其蠕动功能,更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吃饭时可以适当喝汤,由于汤里含有的蛋白质、油脂等成分,会刺激消化液的产生,既可以解渴,也不容易影响消化。

(三)不同时期饮食方案

1、食管狭窄和刺激敏感者:应避免食用过凉的食物,稍冷的食物就可能引起食管痉挛、呕吐、疼痛和不适。

2、早期食管癌者:每日饮食安排为3-4餐,主食和副食的制作宜软、易消化。

3、中晚期食管癌者:每日饮食安排可增加至6-7餐,主食以粥类为宜,如米粥、大枣粥、肉末粥,也可以食用面条、面片。副食的选择和制作同早期患者相似,但应以半流质或流质为宜。

4、食管癌手术后康复期者:可以选择薏苡仁粥、大枣糯米粥、莲子桂圆杞子粥等粥膳进行调理。同时增加进食新鲜瘦肉、酸奶、蛋类、豆制品和新鲜水果。

5、放疗期间的饮食:食管癌放疗时需要综合补充维生素B1、B6、B12、叶酸和维生素C,以减轻放射损伤,可以通过食物或补充剂摄取这些维生素。

(四)推荐食疗方

1、阿胶炖肉

【材料】阿胶6克,瘦猪肉100克,其他适量。

【做法】首先把猪肉洗净,然后加水煮熟,在放入阿胶,加点盐、味精即可。

【功效】补血、活血、润肺的效果。

2、鸡蛋菊花汤

【材料】鸡蛋1个,菊花5克,藕汁适量,陈醋少许。

【做法】将鸡蛋、菊花、藕汁、陈醋搅拌均匀,然后隔水蒸,煮熟即可。

【功效】可以消肿止痛、止血活血。

3、刀豆梨

【材料】大梨1个,刀豆50粒,红糖30克。

【做法】梨去核后,加入刀豆放入碗中,然后密封起来,放进锅里蒸。

【功效】可以利咽消肿。

备注:更多食疗方见肿瘤药膳专栏,或点击本页相关文章栏目相应文章链接阅读。

12.各省部分专家汇总

13.参考文献及PDF

参考文献, 点击即可查看PDF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