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白花蛇舌草30g,野菊花9g,蒲公英9g,海生牡蛎12g,龙葵15g,象贝母9g,车前子9g,生大黄9g,梅花点舌丹2粒。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抗癌。
【适应证】色素基底细胞舌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梅花点舌丹每次1粒,每日2次,随汤药吞服。
【方源】抗癌中草药制剂.
【组成】黄芪30g,党参15g,当归15g,川芎12g,丹参20g,半枝莲15g,山慈菇10g,穿山甲10g,三七6g,藕节10g,陈皮15g,金银花15g,连翘12g,蒲公英12g,黄连10g,砂仁6g,鸡内金10g,菟丝子10g,枸杞子10g, 甘草6g。(穿山甲已禁用,酌情使用替代品)。
【功效】补气活血,解毒消瘤。
【适应证】舌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源】河北中医,1986(1):9.
【组成】番硇砂、人中白各1.5g,瓦上青苔、瓦松、澹边各3g,麝香、冰片各0.3g。
【功效】消炎抑癌。
【适应证】早期舌癌。
【用法】将上药除麝香、冰片外,装于银罐子内,将口封严,外用盐泥封固,以炭火煅红约1小时,候冷开罐,将药取出,入麝香、冰片共研细末,用磁针刺破舌菌(病变部位)以北庭丹少许点之。
【方源】丹溪秘传.
【组成】党参15g,黄芪30g,沙参30g,茯苓10g,白术10g,甘草5g,当归15g,生地黄20g,仙鹤草30g,知母10g,淡竹叶10g,山豆根15g,重楼15g,青黛(包煎)12g。
【功效】补气养阴,解毒抗癌。
【适应证】舌癌晚期。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源】中医肿瘤学.
【组成】牛黄、麝香、冰片、黄连、硼砂、雄黄、绿豆、柿霜。
【功效】清热解毒,祛腐。
【适应证】舌癌。
【用法】上药制成蜜丸,每丸重1.5g,每次1丸,每日3~4次,含化。
【方源】中西医肿瘤诊疗大全.
【组成】牡丹皮15g,黄柏15g,麦冬15g,栀子15g,羊路草15g,白花蛇舌草30g,龙胆草15g,黄连15g,赤芍15g。
【功效】泻火解毒,活血化瘀。
【适应证】舌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源】云南抗癌方.
【组成】半夏9g,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连翘各24g,茯苓15g,苍术、陈皮、莪术、香附各9g,赤芍15g,焦山楂12g。
【功效】清热化痰,祛瘀散结。
【适应证】舌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源】山西中医, 1989(1):24.
【组成】夏枯草、野菊花、土茯苓、生薏苡仁、山豆根、生地黄、木通、黄连、生甘草。
【功效】清心泻火,解毒利湿。
【适应证】舌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源】中西医结合常见肿瘤临床手册.
【组成】生地黄20g,竹叶10g,木通10g,甘草10g,黄连6g,牡丹皮20g,山豆根30g,草河车20g,丹参30g,栀子10g,蒲公英20g,郁金10g,藤梨根30g。
【功效】清热利湿,泻火解毒。
【适应证】心脾郁火之舌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方源】肿瘤病.
【组成】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连翘各24g,茯苓15g,苍术、陈皮、半夏、莪术、香附各9g,赤芍15g,焦山楂12g。
【功效】清热解毒,除湿化痰,活血化瘀。
【适应证】舌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源】山西中医,1989(1):24.
【组成】加味小金丹、六神丸。
【功效】祛瘀散结,清热解毒。
【适应证】舌癌。
【用法】加味小金丹(《外科证治全生集》之小金丹重用钱子并配加全蝎而成)每日3次内服,每次5-8g;六神丸如常法去服用。并且以羊尾油加热后,用棉签蘸羊尾油对肿物局部进行熨烫。
【方源】中医药信息,1987(2):6.
【组成】柴胡10g,赤芍12g,牡丹皮10g,炒栀子8g,黄苓10g,茵陈6g,酒龙胆草58,生地黄10g,车前子(包煎)10g,生薏苡仁20g,合欢皮10g,陈皮10g,土茯苓20g,白英15g。
【功效】清肝利胆,泻热,祛湿,解毒。
【适应证】舌癌之肝胆湿热证。
【用法】水煎服。
【方源】世界中医药,2013,9(8):1076-1078.
【组成】生地黄15g,山药15g,山茱萸10g,茯苓10g,泽泻10 g,牡丹皮10g,知母15 g,黄柏6g,砂仁6 g,石斛10 g,茯神10g,灯心草6g,龙葵15g,生甘草6g。
【功效】滋阴降火,清热解毒,散结。
【适应证】舌癌之阴虚火炎证。
【用法】水煎服。
【方源】世界中医药,2013,9(8):1076-1078.
【组成】党参15g,炒白术10g,茯苓15g,生地黄10g,女贞子15g,当归12g,白芍10g,草河车15g,炒枣仁15g,太子参8g,远志10g,川贝母6g,山慈菇15g,炒三仙各10g,炙甘草6g。
【功效】补气养血,扶正解毒,散结。
【适应证】舌癌之气血亏虚证。
【用法】水煎服。
【方源】世界中医药,2013,9(8):1076-1078.
【组成】主要成分为黄芪、女贞子。
【功效】益气养阴,健脾升阳。
【适应证】舌癌中晚期放疗。
【用法】每次4粒,每日3次。
【方源】中原医刊,2006,33(19):24-25.
【组成】生地黄20g,车前子(包煎)、夏枯草、玄参、黄连、龙葵、石上柏各15g,淡竹叶、升麻、当归、牡丹皮各10g,半枝莲30g,生甘草6g。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散结。
【适应证】热毒蕴结之舌癌。
【用法】水煎,含咽后服,每日1剂,7剂为1个疗程。心烦失眠者,加珍珠母20g,远志15g;大便燥结者,加厚朴15g。
【方源】河北中医,2017,39(6):812-814.
【组成】茯苓30g,陈皮6g,法半夏、黄芩、枳实、牛膝、桃仁各15g,栀子、黄连各10g,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20g,土鳖虫6g。
【功效】清热解毒,滋阴降火,化痰散结。
【适应证】痰热上扰或阴虚毒蕴之舌癌。
【用法】水煎,含咽后服,每日1剂,7剂为1个疗程。颌下、颈部淋巴结者,加猫爪草20g,夏枯草15g;颈部淋箱肿痛者,加夏枯草15g,海藻15g;头痛者,加天麻15g,钩藤10g;出血多者,加地榆15g,白及粉(冲服)20g。
【方源】河北中医,2017,39(6):812-814.
【组成】黄连、黄苓、木通各12g,山豆根、山慈菇、僵蚕各15g,生地黄20g,淡竹叶10g,白花蛇舌草30g,壁虎5条,冰片6g,甘草9g。
【功效】清心化痰、泻火解毒、软坚散结。
【适应证】舌癌。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饭后服,坚持连续服药半年以上。舌体肿痛者,选加蜂房、土鳖虫各12g;舌体溃烂、痰多者,选加浙贝母、瓜蒌皮、天花粉各15g;体虚纳少者,选加黄芪、党参各30g;肝肾阴虚者,选加女贞子15g,墨旱莲30g;气滞血瘀者,选加三七10g,丹参30g,赤芍12g;瘀毒化热明显者,选加蒲公英308,蜈蚣5条,栀子12g,犀角(先煎)2g或水牛角(先煎)50g(犀角已禁用)。
【方源】陕西中医,2002,23(12):1078-1079.
1、一枝黄花
【用法】每取15g,加水500ml,煮沸,每日漱口。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舌癌各期(《段凤舞肿瘤积验方》)。
2、半夏
【用法】每取10g,配黄连10g,刀豆子60g,赤小豆60g。水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化痰。
【主治】舌癌热火毒偏盛者 (《中华肿瘤治疗大成》)。
3、黄柏末
【用法】适量,时时点之。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舌癌 (《中华肿瘤治疗大成》)。
4、山豆根
【用法】每取10g,配冰片1g。共研细末,外敷患处。
【功用】清热解毒,化瘀止痛。
【主治】舌癌各期 (《段凤舞肿瘤积验方》)。
5、黄柏
【用法】每取30g,配青黛9g,肉桂3g,冰片1g。共研细末,每取少许,敷患处。
【功用】清热解毒抗癌。
【主治】舌体癌 (《段凤舞肿瘤积验方》)。
6、地鳖虫
【用法】每取10g,配生薄荷10g。共研汁,点舌。
【功用】化瘀解毒。
【主治】舌癌各期 (《中华肿瘤治疗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