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牛黄、麝香、血竭、硇砂、轻粉、冬虫夏草、朱砂、全蝎、蜈蚣、乳香、没药、白芷、金银花、连翘、生栀子、半枝莲、蟾酥、雄黄等。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祛瘀。
【适应证】卵巢癌。
【用法】水泛为丸,每次3g,每日2次,连服1~2年,3~5年内每年再服3个月。
【疗效】44例有效40例,达91%。经随访生存时间最长达7年,最短半年,其中1年以内10例,1~3年15例,3~5年12例5年以上7例。
【方源】天津中医,1992(3):9.
【组成】黄芪30g,党参15g,黄精15g,女贞子30g,枸杞15g,,白术15g,山药30g,土茯苓、生薏苡仁各30 g、鸡血藤、石见穿、夏枯草、益母草各30g,重楼15 g,刘寄奴15g,急性子15g,茜草30 g,荔枝核20 g,水红花子30g,浮小麦30 g。
【功效】益气养阴,解毒散结。
【适应证】卵巢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源】北京中医,1987(2):44.
【组成】铁树叶30g,白花蛇舌草30g,八月札30 g,半枝莲30g,蜂房9g,白术9g,陈皮6g,土鳖虫9g,鳖甲15g。
【功效】清热解毒,行瘀散结。
【适应证】卵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源】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8):7.
【组成】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各60g,重楼6g。
【功效】清热解毒,化浊消积。
【适应证】卵巢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源】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10(1):27.
【组成】鲜核桃树枝250g,鸡蛋2个。
【功效】清热利湿,扶正解毒。
【适应证】卵巢癌。
【用法】加水500m,煎鲜核桃树枝30分钟后去渣,用汤煮鸡蛋,每次1个,每日2次。
【方源】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10):9.
【组成】香附15g,乌药9g,小茴香9g,川棟子9 g,橘核9g,枝核9g,艾叶3g,莪术9g,茯苓12g,甘草3g。
【功效】散寒化浊,调气散结。
【适应证】卵巢癌。
【用法】煎服,每日1剂。
【方源】山东中医杂志,1986(4):48.
【组成】乌梅60g,红花60g,龟板60g,川芎60g,鳖甲60g,地龙60g,蜂房30g,鸦胆子30g,海螵蛸30g,海藻40g,玳瑁40g。
【功效】滋阴扶正,活血散结。
【适应证】晚期卵巢癌胸膜转移。
【用法】分3次按顺序置陈古瓦上,再覆盖一瓦,武火煅焦,共研细末,分120包,冲服,每日2次,每次1包。
【方源】四川中医,1988(1):13.
【组成】丁香、山柰、重楼、藤黄、阿魏各等份。
【功效】消肿散结,抗癌定痛。
【适应证】卵巢癌。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撒于樟脑软膏上,敷贴患处。
【方源】黑龙江中医药,1984(4):6.
【组成】水蛭。
【功效】破血消癥。
【适应证】卵巢癌。
【用法】晒干研粉,每日早、晚用黄酒冲服3g左右。
【方源】新中医,1975(5):46.
【组成】柘木60~120 g。
【功效】清热凉血。
【适应证】卵巢癌晚期。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源】实用抗癌药物手册
【组成】醋制阿魏15 g,山楂肉、天南星、半夏、麦芽、炒神曲、黄连、萝卜子各30g,连翘、川贝母、瓜萎各15g,风化硝、石碱、胡黄连、白芥子各7.5 g。
【功效】破癥积,下恶气。
【适应证】卵巢癌。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姜汁浸炊饼和丸,每服6g,热汤送下。
【方源】卫生宝鉴。
【组成】白花蛇舌草60 g,半枝莲60 g,橘核15 g,昆布、桃仁各15g,地龙15g,土鳖虫9g,川子9 g,小茴香9 g,莪术12g,党参12g,红花3g,薏苡仁30g。
【功效】清热解毒,疏肝理气,软坚散结。
【适应证】卵巢癌。
【用法】水煎服。
【疗效】本方治疗卵巢癌及卵巢囊肿恶性病变5例,其中4例经过系统观察,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75%。
【方源】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方
【组成】党参9 g,黄芪9 g,白术9g,白芍9 g,生地黃9 g,天冬9g,麦冬9g,天花粉15 g,牡丹皮9 g,枸杞子9 g,鹿角霜9g,五味子5g,木香5g,佛手片5 g。
【功效】气阴双补。
【适应证】卵巢癌属气阴两虚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口服。
【方源】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12):7.
【组成】黄芪30g,白术15g,山药15g、三棱10g,莪术10g,青皮6g,陈皮6g,川棟子10g,肉桂6g,白花地草30 g。
【功效】益气活血。
【适应证】卵巢癌。
【用法】每日1剂,水煎至300mL,分早、晚2次服用,与化疗同时开始服用,连服7日。阴虚火旺者,加生地黄、南沙;疼痛较甚者,加延胡索、乌药;气虚喘促者,加党参、黄精。
【方源】医学临床研究,2020,37(10):1548-1551.
【组成】黄芪30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白扁豆15g,泽兰30g,丹参30g,三棱15 g,茯苓15 g,大腹皮15g,赤芍30g,鸡血藤30g,砂仁10g,甘草10g。
【功效】益气活血,健脾利水。
【适应证】晚期卵巢癌。
【用法】每日1剂,水煎至100mL,分多次服用,连续服用1-2个月。
【方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9):78-79.
【组成】土鳖虫10g,三棱10g,莪术30g,郁金10g,姜黄10g,水蛭15 g,白花蛇舌草30 g,薏苡仁30 g,半枝莲30g,薄荷10g,肉苁蓉15g,黄芪30g,四味散(冲服)10g。
【功效】补气,破血痕积聚。
【适应证】卵巢癌。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连续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共用1个疗程。
【方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8):110-111.
【组成】茯苓20g,桂枝15g、牡丹皮15g,白术10g,太子参10g,桃仁10g,赤芍10g,仙茅10g,莪术10g,白花蛇舌草10g,甘草5g,地龙5g,煅瓦楞子5 g。
【功效】活血化瘀,温阳补肾。
【适应证】晚期卵巢癌。
【用法】加水煎煮,取汁400mL,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服用2个月。
【方源】光明中医,2019,34(24):3798-3800.
【组成】桂枝10g,茯苓15g,牡丹皮10g,赤芍10g,桃仁10g,淫羊藿10g,仙茅10g,太子参30 g,白术10 g,甘草5g,莪术15g,白花蛇舌草15 g。
【功效】扶正补虚,温阳活血。
【适应证】晚期卵巢癌。
【用法】每日1剂,水煎至400mL,分早、晚各200mL服连续服用8周。
【方源】现代中医药,2011,31(2):11-14.
【组成】人参10g,海马10g,鹿角霜25 g,黄芪30g,茯苓20g、牡丹皮15g,三棱10g,莪术10g,水蛭10 g,桃仁15g。
【功效】填肾精,补脾气,消癥。
【适应证】卵巢痛。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
【方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
【组成】桃仁、苦参、蜂房、香附各10g、半枝莲、山慈菇、八月扎、厚朴、麦冬各15 g,土鳖虫、甘草各6g、女贞子20 g。
【功效】解毒祛瘀,消癥散结。
【适应证】卵巢癌。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
【方源】中医杂志,2012,53(21):1866-1867.
【组成】黄芪、天花粉各15 g,党参12 g,白术、白芍、天冬、麦冬、枸杞子、牡丹皮、鹿角胶、生地黄各9 g,木香、佛手片各6g,五味子5 g。
【功效】扶正健脾,益气养阴。
【适应证】卵巢癌。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
【方源】辽宁中医杂志,1998,25(3):128-129.
【组成】黄芪、薏苡仁、瓜蒌皮各30 g,白术、猪苓、车前草、葶苈子、郁金各15 g,泽泻、姜黄各10g。
【功效】健脾消肿,散结祛瘀,利水。
【适应证】卵巢癌。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
【方源】中国医学杂志,2005,3(3):89-90.
【组成】党参、黄芪各30g,仙鹤草20 g,茯苓、白术各10 g,枸杞子、女贞子、谷芽、麦芽各15 g,厚朴9 g,甘草3g。
【功效】疏肝解郁,益气和血,健脾和胃,除烦。
【适应证】卵巢癌。
【用法】化疗结束后3日左右开始服中药,每日1剂,水煎至100mL,每日2次。根据症状适当加鸡内金、丹参。
【方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5):87-89.
【组成】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鸦胆子各30g,夏枯草8g,甘草5 g,党参、黄芪、高丽参、白英各15 g,莪术12g。
【功效】益气,养阴,解毒。
【适应证】晚期卵巢癌。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连续服用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
【方源】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0):751-752.
【组成】黄芪30 g,女贞子15 g,构杞子15 g,白术15g,海藻15 g,三棱6g,莪术9g,青皮6g,乌药6g,肉桂6 g,穿山甲6g,鳖甲12g,白花蛇舌草15g,全蝎5g,青蒿12g(编者按:穿山甲已禁用,酌情使用替代品)。
【功效】益气,活血,解毒。
【适应证】卵巢癌。
【用法】每日1剂,水浸30分钟,第1次煎煮加水500mL,煮沸后,煎煮40分钟,取汁150mL;第2次煎煮加水400m,煮沸后再煎30分钟,取汁150m;二煎合一,分早、晚各1次服用,至少连续服用半年。贫血明显者,加阿胶、鸡血藤;腹水糠者,加泽泻、王不留行;肾阳虚衰者,加鹿角胶、附子、肉桂。
【方源】中国医药,2018,13(4):601-605.
【组成】黄芪20g,莪术、三枝各15g,姜黄、桃仁各10g,半枝莲、川楝子各8 g。
【功效】扶助正气,消瘀化积。
【适应证】晚期卵巢癌。
【用法】每日1剂,水煎至500 mL,分早、晚2次各服连续服用6个月。
【方源】四川中医,2021(8):153-156.250.
【组成】黄芪30g,白术30g,茯苓30 g,生地黄25 g,党参10g,半夏15 g,陈皮15 g,杏仁10g,瓜蒌10g,百合20g,贝母10g,当归10g,柴胡10g,白芍10g,枳实5g,桂枝5g,甘草5g,生姜5g,五味子5g,大枣5 g。
【功效】健脾益气,消瘀化积,抗癌。
【适应证】上皮性卵巢癌。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方源】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26(12):876-880.
【组成】茯苓、薏苡仁、白术、党参各20g,鸡内金、白花蛇舌草、甘草各15 g,八月札、猫爪草、瓜蒌皮、半枝莲各10 g。
【功效】滋阴补气,固本扶正,健脾养血。
【适应证】晚期卵巢癌。
【用法】每日1剂,加500mL清水煎至200mL,连续服用66月。
【方源】海峡药学,2017,29(2):169-171.
【组成】党参20g,薏苡仁20 g,茯苓20g,白术20g,甘草15g,白花蛇舌草15g,鸡内金15g,瓜蒌皮10g,半枝莲10g猫爪草10g,八月札10g。
【功效】扶正养血,益气补阴。
【适应证】晚期卵巢痛。
【用法】每日1剂,加水500 mL煎至200mL,每日服用1次。
【方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8):96-98.
【组成】黄芪25 g,白术、白参、川芎各15 g,胡椒、仙鹤草、莪术、白花蛇舌草各12g,甘草8g。
【功效】扶正气,祛癌毒,活血,行气,化瘀,健脾,燥湿,利水。
【适应证】晚期卵巢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
【用法】每日1剂,文火浓煎至200m,分早、晚2次餐后服用。
【方源】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8):635-638.
【组成】山药、白术、当归各12 g,熟地黄、泽泻、茯苓、黄芪、川芎、半枝莲、八月札各9g,甘草6 g。
【功效】补肾健脾。
【适应证】中晚期卵巢癌。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方源】中国乡村医药,2017,24(12):48-49.
【组成】党参15 g,黄芪30 g,白术10 g,茯苓15 g,车前子15 g,山慈菇15 g,夏枯草15 g,赤芍10 g,半夏10 g,猪苓15g,海藻15g,厚朴10 g。
【功效】健脾利湿,化痰软坚。
【适应证】痰湿凝聚型卵巢癌。
【用法】每日1剂,水煎至200mL,分早、晚2次服用。
【方源】世界中医药,2011,6(4):316-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