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水银30g,白矾24g,火硝21g (编者按:水银大毒。不宜内服)。
【功效】生肌敛疮。
【适应证】恶性黑色素瘤。
【用法】按升丹法炼制,研末待用,癌瘤组织坏死脱落后,改用此丹,撒少许于疮面,以普通膏药贴保护,2日换1次,至疮面愈合。
【方源】湖北中医杂志,1982(4):38.
【组成】茯苓、雄黄、矾石各等份。
【功效】清热解毒,祛腐生新。
【适应证】溃疡性黑色素瘤。
【用法】上药共研末,过7号筛,混合均备用。用时患处常规消毒后,外敷本品,每日1-2次。也可制成软膏用。
【方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11):697.
【组成】党参15 g,白术10g,茯苓15 g,黄芪10 g,补骨脂10g,淫羊藿10g,山茱萸15 g,巴戟天10 g,红花10g,黑小豆30g,生薏苡仁30g,甘草6 g。
【功效】湿补脾肾。
【适应证】恶性黑色素瘤属脾肾阳虚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源】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大全.
【组成】当归30g,玄参30g,金银花30g,陈皮30g,荆芥30g,牡蛎30g,川贝母12g,儿茶15g,夏枯草6 g,黑木耳30g,黄药子30g,半枝莲30g。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适应证】恶性黑色素瘤。
【用法】水煎2次,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源】四川中医,1983(5):23.
【组成】黑木耳30g,木贼30g,玄参12g,牡蛎30g,夏枯草60 g,橘红12 g,重楼30g,荆皮30 g,半枝莲30g,蛇莓60g,白花蛇舌草60 g。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适应证】恶性黑色素瘤。
【用法】水煎2次,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源】四川中医,1983(5):23.
【组成】何首乌30g,狗脊30g,荆皮30 g,木贼30g,玄参15 g,牡蛎20g,蛇莓60 g,半枝莲60 g,白花蛇舌60g,重楼60g,黑木耳30g。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
【适应证】恶性黑色素瘤。
【用法】水煎2次,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源】四川中医,1983(5):23.
【组成】牛黄、麝香、冰片、黄连、硼砂、雄黄、绿豆、柿霜各适量。
【功效】清热解毒,消斑散结。
【适应证】热毒炽盛的咽喉部恶性黑色素瘤。
【用法】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g。每次1丸,每日3~4次,含化。20日为1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后停药,1个月后再服。
【方源】中西医肿瘤诊疗大全.
【组成】猕猴桃250g,狗肉500g,鸡蛋2个或猪肉适量,猴桃根120g。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行瘀,补肾温阳,止痛。
【适应证】眼部恶性黑色素瘤。
【用法】用猕猴桃和狗肉共炖汤服。之后每日用猕猴桃根鸡蛋或猪肉适量炖服。30日为1个疗程。
【方源】肿瘤病良方1500首.
【组成】水银、白矶、青矶、芒硝各180g,食盐90g。
【功效】拔毒消腐,软坚消瘤。
【适应证】恶性黑色素瘤。
【用法】按降丹法炼制,炼成白色结晶为佳。①五虎丹糊剂:五虎丹结晶1.2g、蟾酥、红娘、斑蝥(去头足) 各0.5g,洋金花1g,以糨糊2 g调成糊状,涂于溃疡面,再以普通膏药覆盖之,每日换药1次。②五虎丹钉剂:药物组成及分量如糊剂,用米饭赋形,搓成两头尖的菱形钉剂,长4cm,中国n3cm,重约0.72g,阴干备用。在癌肿的基底部插入癌融的中央,视癌肿的大小可一次插人2~5个半支;瘤肿大的分期插药,待第1次插药处肿块坏死脱落后再插第2次。用外科膏药覆盖之。
【方源】湖北中医杂志,1982(4):15.
【组成】臭虫(壁虱)20个、土整虫50g,生三七20g。
【功效】活血散瘀,攻坚破积,消肿止痛。
【适应证】黑色素瘤。
【用法】上药研末,装入0.5 g胶囊中,每日3次,每次6-8粒,白酒兑服。
【方源】四川中医,2006,24(1):69-71.
【组成】潞党参、天冬、麦冬各10g,意苡仁20g,砂仁3g,黄芪、猪苓各20g,女贞子、炒白术各10g,五味子6g,鸡内金10g,炙甘草3g。
【功效】益气养阴,扶正培本。
【适应证】黑色素瘤。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
【方源】四川中医,2006,24(1):69-71.
【组成】橘皮、竹茹、旋覆花各10g、生赭石(先煎)30g,丁香6g,干姜3g,姜半夏12g,枳壳、茯苓各10g、炒芽、炒麦芽各15g。
【功效】降逆和胃,醒脾调中。
【适应证】黑色素瘤。
【用法】每剂浓煎2次,分4次服。
【方源】四川中医,2006、24(1):69-71.
【组成】肉桂(捣碎)1.5g,熟地黄10g,黄芪、黄精各3g,当归6g,川芎、赤芍、白芍、女贞子、枸杞子、蒐丝子、补骨脂各10g,鸡血藤30g,炒谷芽、炒麦芽各15g。
【功效】补气生血,温肾化瘀。
【适应证】黑色素瘤。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
【方源】四川中医,2006,24(1):69-71.
【组成】山慈菇30g,穿山甲30g,壁虎5条,蒲公英50g;生大黄50g,金银花50 g,白花蛇舌草50 g,苦参50g,白及50g。(编者按:穿山甲已禁用,酌情使用替代品)。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散结。
【适应证】黑色素瘤。
【用法】上药研末,加艾迪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斑蝥人参、黄芪、刺五加)20m,羟基喜树碱10mg,地塞米松10 mg,生理盐水适量,调成糊状,放冰箱备用。每日用呋喃西林清洗创面后,取5g药膏外敷足部,固定,另用10g药膏外敷肿大的淋巴结,同时予干扰素10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1次,15日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1周。
【方源】中国民间疗法,200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