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紫草根30g,山豆根15g,拳参15g,重楼15胡1g、夏枯草15g,海藻15g,山海螺30g,土贝母20g8,前【功效】益气解毒、软坚散结。
【适应证】肺鳞状细胞癌。
【用法】水煎服。随证加减。
【方源】吉林中医药,2002(5):5.
【组成】蜀羊泉(又称白英)30g,龙葵、山海螺、意仁、牡蛎各30g,蛇莓、山慈菇、夏枯草各15g,浙贝母10g。
【功效】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适应证】肺腺疡。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随证加减。
【方源】吉林中医药,2002(5):5.
【组成】徐长卿、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龙葵、土茯苓、仙鹤草、黄药子各30 g,重楼、野菊花各15g,前胡、桔各10g。
【功效】清热解毒。
【适应证】肺未分化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随证加减。
【方源】吉林中医药,2002(5):5.
【组成】紫珠草,鲜射干,重楼。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生血。
【适应证】胃癌、肺癌。
【用法】煎剂,口服。
【方源】福建中医药,1988,19(5):71
【组成】百合、熟地黄、生地黄、当归、麦冬、玄参、白芴、沙参、桑白皮、黄芩、臭牡丹、重楼、白花蛇舌草等。
【功效】养阴润肺,清热解毒。
【适应证】肺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个月为1个疗程。气短乏力者加黄芪、党参;胸痛,舌质紫暗有瘀斑者加红花、桃仁、川芎;痰血者加蒲黄炭、藕节炭、仙鹤草;胸水者加葶苈子荒花;痰多者加生天南星、生法半夏;低热者加银柴胡、地骨皮;高热者加石膏。
【疗效】经治78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结果症状改善、病灶稳定55例,瘤体稳定率为70%。
【方源】北京中医杂志,1988(1):22
【组成】井参、黄芪、惹苡仁·芦根、白花蛇舌浆当归、茯苓、冬瓜仁、生地黄、桔梗、半枝莲、卷柏各!白米208,砂仁、灵芝、黄苓、白果、枳壳、重楼、生甘莫10g,胆南星6 g。
【功效】宣肺理气,化瘀除痰。
【适应证】肺癌。
【用法】水煎服,2日1剂。如白细胞下降,低于4x则加用红参、鹿角胶、三七各10g,蒸肉饼食。
【方源】四川中医,1988(10):16
【组成】生草乌、生附子、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各3g,昆布、冰片、肉桂各6g,生甘草10g,轻粉1g,期条,蜘蛛10只,斑蝥4g。
【功效】化痰散结。
【适应证】肺癌。
【用法】以白酒500mL浸泡1个月,每日早、晚各服次1~3mL,加10倍开水稀释调服。
【方源】四川中医,1988(10):16.
【组成】白砒60g,珍珠4粒,轻粉3 g。
【功效】清热攻毒,化痰止咳。
【适应证】肺癌。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分匀装人14个去核大枣内,外用我和石棉线扎紧,放入豆稿炭火内煨热。先将热的7个大枣放人一只手心内握往、并不断转动、待有烫感后,急转放入另R手心内、仍不断转动、如大枣已不热,再换另7个大枣如此厅复约45分钟。以患者全身微微汗出为度,治疗即可结束,目进行第2次治疗。
【疗效】曾治1例、用此法治疗5次后症状好转,15次后拍胸片已无异常、再治疗5次,患者健如常人。
【方源】吉林中医药,1993(6):11.
【组成】紫河车20g,瓜蒌20g,夏枯草30g,陈皮20g,意三仁20g,莪术20g,山豆根15 g,百合15 g。
【功效】养肺,解毒,散结。
【适应证】肺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疗效】治疗33例,显效1例,有效30例,无效2例。
【方源】河北中医,1991(5):19.
【组成】山豆根、山恁菇、龙骨、蜂房、蟾酥、川贝母、灵白花蛇舌草。
【功效】清热解毒。
【适应证】非小细胞肺癌。
【用法】按传统工艺加工成蜜丸,每丸10g、每日服3次、每次2丸,2个月为1个疗程。
【方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3):13.
【组成】人参、当归、川芎、白芍、白术、茯苓、黄各10g,皂角刺、桔梗、炙甘草、白芷各6g。
【功效】补益气血,托毒消肿。
【适应证】肺癌、食管癌、贲门癌、直肠癌等晚期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源】医宗金鉴。
【组成】老母鸡1只,蟾蜍4只。
【功效】扶正解毒。
【适应证】肺癌。
【用法】把蟾蜍切碎喂鸡,如鸡不吃就用手往鸡嘴里填食4-5日后鸡呈嗜睡状即杀鸡,去五脏加食盐炖熟,吃肉喝汤。
【方源】山东中医杂志,1991(47):4.
【组成】雄黄15 g,乳香7.5g,没药7.5g,石膏5g,穿山甲7.5g,蜈蚣3条,蜗牛10g,全蝎15g,血竭2.5g,轻粉2.5g,朱砂10g,冰片10g,蟾蜍10g,硼砂10g,大黄15g,白芷5g,磨香0.5g,面粉适量。(编者按:穿山甲已禁用,酌情使用替代品。)
【功效】化痰解毒,软坚散结。
【适应证】肺癌。
【用法】先将朱砂、冰片、轻粉及香共研细末,再将其他物研成细末混合,用面粉作黏合剂,调制成丹。口服每次2-38,每日1次,饭后服用。先从小剂量开始,渐加至常用量。服药期间忌葱、蒜、韭菜、辣椒等。
【方源】常见肿瘤的良方妙法
【组成】蛇六谷、生半夏、生天南星、黄药子、夏枯草、海昆布各30 g。
【功效】软坚散结。
【适应证】肺癌肿块较大或转移坚硬不能推移。
【用法】先将蛇六谷纳水中,煎1小时,人诸药共煎,分2次温服。
【方源】福建中医药,1983(6):16.
【组成】石见穿30 g,赤芍、荆三棱、莪术各9g,王不留行、丹参、延胡索各12g,蜈蚣粉(分吞)、土鳖虫粉(分吞)、壁虎粉(分吞)各1.5g。
【功效】化瘀消滞。
【适应证】肺癌胸肋痛、肩痛及骨疼痛,面紫黯,舌有瘀斑,脉细弦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方源】福建中医药,1983(6):16.
【组成】鱼腥草、漏芦、土茯苓、升麻、重楼、芙蓉叶、羊蹄根、白花蛇舌草、山豆根各30g,苦参片12 g。
【功效】消肿解毒。
【适应证】肺癌发热起伏,便结溲赤,苔黄脉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方源】福建中医药,1983(6):16.
【组成】党参30g,白末15 g,茯苓30 g,半夏10 g,陈皮桑白皮30g,紫苏梗10g,桔梗10g,枳壳10g,竹茹10g,甘草5 g。
【功效】培土生金,宣化肺痰。
【适应证】肺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500mL,分3欢(早、中、晚)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痰热壅肺者加黄芩15g,瓜菱15g;兼阴虚者加玄参15g,麦冬15g;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30g,赤芍15g。
【方源】山西中医,1996,12(6):9
【组成】瓜蒌150g,冬瓜子120g,清半夏90g,毛菇90 g,七爪红90 g、海浮石120g,葶苈子90 g,桑白皮90 g,甘草60g,紫苏90g,黄苓90g,紫苏子90 g。
【功效】宣肺清热,理气化痰。
【适应证】肺癌。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约重0.6g),每次服1九,每日3次。
【方源】中草药验方选编
【组成】三校15~30g,莪术15~30g,王不留行15~30g,大黄座虫丸(包煎)12g,桃仁12g,丹参15g,海藻30 g。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散结。
【适应证】原发性肺癌。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部分病例可用三棱、莪术注射液4mL,肌内注射,每日2次。本方常随证加人活血化。药,如石见穿30g,大黄3~9g,泽兰15 g,羊蹄根30g,子30g,铁树叶30g,广郁金12g,蜈蚣2~4条等。阴虚者加沙参、北沙参各12g,天冬、麦冬各12g,天花粉15~30g自合15~30g;气虚(包括脾虚)者加黄芪12g,党参12g,自本15~30g,茯苓12g;阳虚者加附子9g,肉桂9g,补骨脂15g;痰湿者加生半夏30g,生天南星30g,薏苡仁30g,杏仁128瓜蒌30g,马钱子3g;内热者加肺形草30g,紫河车30g,黛蛤散(包煎)30g,还可用牛黄粉、干蟾皮、山豆根;胸水者加龙60g,桑白皮30 g。
【方源】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7):9.
【组成】方一:龙葵30g,白英30g,白花蛇舌草30g,雷公藤15g,干蟾皮9g。 方二:乌骨藤30g,桑寄生30g,前胡15g,苦参15g,山慈菇(打碎)15g。 方三:牛蒡子20 g,广豆根15 g,牡荆子或牡荆叶30g,天冬30g,半枝莲30g。
【功效】抗肿瘤。
【适应证】肺癌。方一适于未分化肺癌;方二适于腺卷:三适于鳞状细胞癌。
【用法】气虚者加党参15 g,黄芪15 g,玉竹15 g,甚者加生晒参10g;血虚者加熟地黄15g,当归15g,煅赭石15g,阿胶15g;脾虚者加白术15g,茯苓15g,薏苡仁30g,白扁豆15g;阴虚者加天冬、麦冬各15g,鳖甲15g,龟板15 g,北沙参15g,女贞子15g;阳虚者加淫羊藿15g,肉苁蓉15g,仙茅10g,骨脂15g,熟附子10g;毒热壅盛者加野养麦根30g,鱼腥草(后下)20g,黄连9g,青黛(分3次服)3g;咳嗽者加川贝母粉(分服)6g,炙马兜铃9g,前胡15g,枇杷叶20g,杏仁10g;咯血者加羊蹄根15g,仙鹤草30g,白及粉12g(分3次冲服),三七粉(分3次冲服),蒲黄炒阿胶(烊化冲服)15g;胸水者加半边莲30g,葶苈子(包煎)15g,醋炒芫花9g,猪苓20g;骨转移者加汉防己15g,肿节风30g,制川乌9g,闹羊花0.5~1g(每日3次分服,止痛较好)。
【方源】中医杂志,1986(3):4-7
【组成】龟甲20g,生地黄20g,百合30g,知母10g,冬凌草30g,龙骨20g,牡蛎20g,山莱萸20g,三七粉(冲服)15g,棕榈炭15 g。
【功效】滋阴潜阳,收敛止血。
【适应证】肺癌术后并发症,属阴虚阳亢,虚火伤络见咳嗽,咯血,胸中有热气,双脚发冷,舌绛红、无苔、面,脉如豆,以左侧尤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方源】生物技术世界,2016(1):164
【组成】夏枯草30g,玄参30g,墨早莲30g,生地黄30g半枝莲30g,半边莲30g,猫爪草30g,藕节30g,鱼腥草30g沙参30 g,天花粉15 g,玉竹15 g,冬虫夏草15 g,麦冬15g,味子12g,石斛12g,川贝母10g。
【功效】壮水清金,泻火凉血,解毒抗癌。
【适应证】肺肾阴虚之肺癌,症见咽干音哑,咳嗽,炒面白色黏稠泡沫痰,痰内时夹血丝,伴左侧季肋部不适黄无光泽,形体瘦弱,疲倦乏力,纳食欠佳,大便于舌质红赤,苔薄白少津,脉细数。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方源】李济仁临证医案存真
【组成】黄芪30 g,党参、白术各15g,茯苓、丰夏术、三棱、水蛭各10g,蜈蚣2条,延胡索20 g。
【功效】益气,固本,消癌。
【适应证】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气虚血瘀)
【用法】每日1剂,水煎至200mL,分早、晚2次温服,数服用5日、暂停2日。
【方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9,33(1):53-56
【组成】黄芪30g,五爪龙30g,南沙参、北沙参各15g,五味子10 g,麦冬15 g,炒白术10g,茯苓15 g,山药20g,陈皮10g,墨旱莲10g,蜜紫菀8g,炒麦芽15g,炙甘草6g。
【功效】益气,养阴,消癌。
【适应证】非小细胞肺癌。
【用法】每日1剂,先用冷水700mL浸泡30分钟,大后,转为文火,煎煮30分钟,取汁300mL,再次加水30煎煮30分钟,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服用。
【方源】黑龙江中医药,2019,48(4):81-82
1.龙葵用法;每取鲜品或干品500g,水煎,1日1剂【专病单方】分2次服。功用:清热解毒,利尿。主治;肺癌并胸腔积。
2、猫爪草用法:每取50g,配夏桔草50g。次水煎者。(《中华肿瘤治疗大成》)服小金丹60粒,1日3次。功用:解毒散结。主治:肺腺并淋巴结转移。(江西中医药,1986,2)
3、海浮石用法:60g,捣为末,炼蜜为丸,每丸3~5g1次以粥伙下10丸,1日3次。功用:清肺解毒。主治:肺高热,咳嗽不止。(《中华肿瘤治疗大成》)
4.鲜葫芦用法:每取1个,捣烂,绞取汁液,1次100ml,加入适量蜂蜜调服,1日2次。功用:清热利湿。治:肺癌并胸腔积液。(《中华肿瘤治疗大成》)
5.五倍子 用法:每取10g,研末炒黑,用米醋调膏外脐上。功用:收敛止汗。主治:肺癌汗出不止。(《中华肿看治疗大威》)
6.活蟾蜍 用法:每取1只,白胡椒20粒,将胡椒放人蟾蜍口内,3天后于火上焙干,研成细粉。1次1g,1日2次功用: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主治:肺癌放疗所致的慢性放射性肺炎。(《中华肿瘤治疗大成》)
7.赤小豆 用法:每取90g,配鱼腥草30g。水煎,1日1次,分2次服。功用:清热利湿。主治:肺癌有感染发热者。(《中华肿瘤治疗大成》)
8.铁树叶 用法:每取30g,配芙蓉叶30g,泽漆15g水煎,1日1剂,分2次服。功用:清热解毒。主治:中晚期肺癌。(《中华肿瘤治疗大成》)
9.白英用法;每取30g,配垂盆草 30g,水煎服。功用:清热解毒。主治:肺瘤。(《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