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蔓荆子10g,钩藤15g,天麻15g,川芎10g,藁本10g,党参10g,茯苓10g,莱菔子10g、菖蒲10g,苏子10g,木瓜15g,牛膝15g,苏木10g,络石藤10g,柏子仁10g,野菊花10g,白花蛇舌草20g。
【功效】祛风健脾利湿,通络清窍散结。
【适应证】痰湿内阻,上蒙清窍之脑瘤。
【用法】每日1剂,水煎至150~200mL,早、晚分服。呕明显者,上方去络石藤、木瓜,加入清半夏10g、玫瑰花10g。
【方源】北京中医药,2011,30(3):183-185.
【组成】蛇六谷30~60g,天葵子30g,生半夏15~30g,生天南星15~30g,夏枯草15g,生牡蛎30g,僵蚕12g,桃仁9g,白芷9g,炙蜈蚣2条,野菊花30g,重楼15g。
【功效】化痰软坚,活血解毒。
【适应证】痰毒瘀结证之脑瘤。
【用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头痛明显者,选加白芷6g,川芎9g,蔓荆子9g,藁本9g;呕吐明显者,加姜半夏12g,姜竹茹9g;大便秘结者,选加枳实12g,瓜蒌仁(打碎)30g,火麻仁(打碎)30g,生大黄(后下)9g;肢体抽搐者加全蝎3g,炙蜈蚣2条,天麻9g,钩藤12g;视力障碍者,选加青箱子9g,密蒙花9g,石决明30g,枸杞子12g,石斛夜光丸9g(分2次吞服)。
【方源】河南中医,2004,24(1):57-58.
【组成】蛇六谷30~60g,天葵子30g,生半夏15~30g,生天南星15~30g,夏枯草15g,生牡蛎30g,僵蚕12g,黄芪30g,生白术9g,杭白芍12g,淫羊藿15g,补骨脂12g,木莲15g,熟附子5g,菟丝子15g,肉苁蓉24g。
【功效】健脾益肾,化痰软坚。
【适应证】脾肾阳虚之脑瘤。
【用法】日1剂,早、晚分服。头痛明显者,选加白6g,川芎9g,蔓荆子9g,藁本9g;呕吐明显者,加姜半夏12g,姜竹茹9g;大便秘结者,选加枳实12g,瓜蒌仁(打碎)30g,火麻仁(打碎)30g,生大黄(后下)9g;肢体抽者,加全蝎3g,炙蜈蚣2条,天麻9g,钩藤12g;视力障碍者,选加青稍子9g,密蒙花9g,石决明30g,枸杞子12g,石斛夜光丸9g(分2次吞服)。
【方源】河南中医,2004,24(1):57-58.
【组成】蛇六谷30~60g,天葵子30g,生半夏15~30g,生天南星15~30g,夏枯草15g,生牡蛎30g,僵蚕12g,生地黄、熟地黄各15g,山茱萸10g,枸杞子12g,女贞子9g,炙鳖甲9g,炙龟板12g,白蒺藜15g。
【功效】滋补肝肾,化痰软坚。
【适应证】肝肾阴虚之脑瘤。
【用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头痛明显者,选加白芷6g,川芎9g,蔓荆子9g,藁本9g;呕吐明显者,加姜半夏12g,姜竹茹9g;大便秘结者,选加枳实12g,瓜蒌仁(打碎)30g,火麻仁(打碎)30g,生大黄(后下)9g;肢体抽者,加全蝎3g,炙蜈蚣2条,天麻9g,钩藤12g;视力障碍者,选加青箱子9g,密蒙花9g,石决明30g,枸杞子12g,石斛夜光丸9g(分2次吞服)。
【方源】河南中医,2004,24(1):57-58.
【组成】野菊花、决明子、连翘、生牡蛎、黄芪、茯苓、白茅根各30g,木贼、瓦楞子、白芍各15g,山豆根、蜂房、全蝎各10g。
【功效】解毒散结,活血利水,镇静止痛。
【适应证】内脏亏虚,风痰瘀毒阻脑之脑瘤。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20日为1个疗程,连服1~3个疗程。头痛甚者,加白芷、水蛭各10g;恶心、呕吐甚者,加竹茹、半夏各12g;半身不遂者,加乌蛇、牛膝各12g。
【方源】陕西中医,2007,28(9):1183-1184.
【组成】壁虎、蜈蚣、全蝎、水蛭各3g,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各30g,黄芪15g,生晒参6g,姜半夏9g,川芎10g,白芷12g,白术15g,三棱9g,补骨脂10g,枇杷叶、浙贝母各12g,酸枣仁15g,茯苓12g,甘草6g。
【功效】益气健脾,祛风化痰,祛瘀散结。
【适应证】脾肾气虚,痰瘀交阻于脑之脑胶质瘤。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方源】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7):675-677.
【组成】川芎24g,细辛3g,当归、葶苈子、生赭石(先煎)各30g,蔓荆子、白芷、菊花、枸杞子各15g,辛夷、半夏各9g,白芍12g。
【功效】祛风化痰,养肝止痛。
【适应证】风痰内盛,肝阴亏虚之脑瘤。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方源】湖北中医杂志,2002,24(1):29.
【组成】昆布20g,海藻20g,茯苓20g,莪术20g,壁虎2条,远志肉6g,石菖蒲12g,生薏苡仁30g,陈皮20g,象贝母20g,夏枯草12g。
【功效】化痰,软坚,消肿。
【适应证】痰瘀互结之脑瘤。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方源】江苏中医药,2015(8):49-50.
【组成】昆布20g,海藻20g,茯苓60g,川芎15g,丹参12g,赤芍20g,远志肉6g,当归15 g,煅牡蛎30 g,夏枯草30g,壁虎4条,生山楂20g,莪术20g,陈皮6g,生薏苡仁30 g。
【功效】益气化痰,活血化瘀。
【适应证】痰瘀凝滞之脑瘤。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方源】江苏中医药,2015(8):49-50.
【组成】龙胆草10g,夏枯草10g,决明子15g,生牡蛎30g,昆布20g,海蛤壳20g,海藻20g,象贝母12g,白菊花12g,珍珠母20g,姜半夏15g,制天南星10g,光杏仁10g,全瓜蒌15g,丹参10g,茯苓20g,赤芍10g,牡丹皮10g,桃仁8g,壁虎2条。
【功效】化痰活血,泻肝软坚。
【适应证】痰瘀互结之脑瘤。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方源】江苏中医药,2015(8):49-50.
【组成】熟地黄24g,山茱萸12g,山药12g,牡丹皮10g,茯苓30g,泽泻10g,全蝎10g,蜈蚣2条,乌蛇10g,丹参30g,半枝莲30g,忍冬藤30g。
【功效】益肾,化瘀,通络。
【适应证】肾虚瘀血阻络之脑瘤。
【用法】每日1剂,12剂为1个疗程,水煎至400mL,早晚分服。
【方源】第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2014:754-755.
【组成】赤芍10g,当归15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6g,三七5g,穿山甲10g,三棱10g,莪术10g,石莒蒲6g,麝香0.2g(穿山甲已禁用,酌情使用替代品)。
【功效】活血化瘀,开窍醒脑。
【适应证】脑瘤。
【用法】水煎服。
【疗效】本方治疗1例蝶鞍肿瘤,治后症状明显改善,经鞍拍片复查未见异常,随访8年未见复发,获临床治愈。
【方源】湖南省邵阳市中医院刘青云方.
【组成】黄芪40g,当归30g,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30g,葛根30g,赤芍15g,白芍15g,桃仁12g,川芎12g,地龙12g,天麻12g,丹参25g,胆南星10g,生甘草10g。
【功效】益气通络,化痰息风。
【适应证】脑瘤。
【用法】水煎服。颈项强直者加蜈蚣2条;肢体屈伸无力者加鸡血藤30 g。
【疗效】本方治疗1例小脑桥脑角肿瘤,服药40余剂,患者可拄杖行走50余米,生活基本自理。1年后复查,CT提示右侧小脑桥脑角高密度阴影缩小至1.5cm x 2cm。
【方源】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沈霖方.
【组成】夏枯草30g,海藻30g,昆布15g,桃仁9g,白芷9g,石见穿30g,王不留行12g,赤芍15g,生天南星15g,蜂房12g,野菊花30g,生牡蛎30g,全蝎6g,蜈蚣9 g,璧虎2条。
【功效】化痰软坚,祛瘀解毒。
【适应证】颅内肿瘤。
【用法】水煎服。
【疗效】本方治疗颅内肿瘤11例,痊愈1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3例。生存1年以上10例,其中生存2年3例,生存3年及6年以上各1例。
【方源】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刘嘉湘方.
【组成】土鳖虫50g,制马钱子6g,蕲蛇、制川乌各20g,丹参、川芎、全蝎、蜈蚣、僵蚕、地龙各40g。
【功效】通络息风,活血止痛。
【适应证】脑转移癌,剧烈头痛。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过筛,瓶装。每次4.5g,每日2次,以透骨草100g煎水送服。1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屡用有效,配服对证汤剂,效果更好。
【方源】脑病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