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半枝莲、猪苓、泽泻、车前子、滑石、知母、黄生地黄、蒲黄、藕节、贯众、槐花、大蓟、小蓟。
【功效】清热利水,凉血止血,软坚消癥。
【适应证】膀胱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血尿不止者加白及、荠菜花、阿胶、三七;乏力较甚者加党参、太子参、黄芪。
【方源】江苏中医药杂志,1981(6):25-26.
【组成】茯苓、生薏苡仁、熟薏苡仁、生地黄、粉草各24g,知母、黄柏、牡丹皮、泽泻、玉竹、山茱萸、白术各12g,甘草梢6g,壁虎2条。
【功效】滋阴补肾,健脾利湿。
【适应证】膀胱肿瘤。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服琥珀粉,每日15g,分2次吞服;六味地黄丸,每日12g,分2次吞服。
【方源】上海中医杂志,1986(2):31.
【组成】猪苓、茯苓、白米、黄芪各15g,泽泻、海藻各18g,桂枝10g,生地榆、生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各30g。
【功效】解毒,利水,渗湿。
【适应证】膀胱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40日为1个疗程。血尿不止者加琥珀、仙鹤草;小便混浊者加射干;小便滴沥不尽者加杜仲、菟丝子;小腹坠胀疼痛者加延胡索、香附、乌药;痛不可忍者加苍耳子,并加大海金沙用量;淋巴结转移者加黄药子;肺转移者加鱼腥草、瓜蒌;直肠转移者加半枝莲、山甲;宫颈转移者加野百合、石燕;其他可随证加减。(编者按:穿山甲已禁用,酌情使用替代品)。
【方源】四川中医,1989(4):26.
【组成】小蓟30g,鲜生地黄30g,蒲黄炭30g,藕节15g,淡竹叶6g,栀子10g,三棱10g,莪术10g,半枝莲30g,石见穿30g,三七粉(兑服)6g,重楼30g,甘草6g。
【功效】凉血止血,化瘀解毒。
【适应证】膀胱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个月为1个疗程。阴虚火旺型加知母10 g,黄柏10 g,山茱萸15g,牡丹皮12g,墨早莲15 g;脾气虚型加白参(另蒸兑服)10g,黄芪15g,升麻6 g,茯苓15 g,白术10 g;湿热内蕴型加木通10g,萹蓄10g,瞿麦10g金钱草30g。
【方源】湖南中医杂志,1994,10(3):3-4.
【组成】鲜土茯苓60g,棕榈子30g。
【功效】清热解毒。
【适应证】膀胱乳头状移行上皮癌。
【用法】浓煎成浸膏,制成片剂。每次5片(片重03g),每日3次。
【方源】新医药资料,1972(3):8.
【组成】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建曲。
【功效】益气健脾。
【适应证】膀胱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源】浙江中医杂志,1981(12):542.
【组成】木槿果实、石韦各9g,贯众12g,一枝黄花、马鞭草各15g,虎杖根30g,鲜三白根60g,葫芦巴4.5g,小茴香3g,龙胆草3g。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
【适应证】膀胱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源】浙江中医学院学报(增刊号),1982.
【组成】赤茯苓、猪苓、半枝莲、大蓟、小蓟、白花蛇舌知母、黄柏、生地黄草、蒲黄炭、贯众炭、槐花炭各30g。
【功效】清热,利湿,止血。
【适应证】膀胱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源】医学情况交流,1974(9):20.
【组成】蜣螂9 g,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野葡萄各30g。
【功效】活血,解毒。
【适应证】膀胱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源】医学情况交流,1974(9):32.
【组成】土贝母、山慈菇、海浮石、昆布各等份。
【功效】解毒,软坚,散结。
【适应证】膀胱癌。
【用法】共为细末,每次6g,每日2次。
【方源】浙江中医学院学报(增刊号),1982.
【组成】党参15g,黄芪、女贞子、桑寄生、白花蛇舌草各30g。
【功效】益气,养阴,解毒。
【适应证】膀胱癌体质较差,正气不足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源】新医药杂志,1977(7):12.
【组成】沙苑子、山慈菇各15g,桑寄生、猪苓、白花蛇草各30g。
【功效】益肾,利湿,解毒。
【适应证】膀胱癌体质较好、正气不虚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源】新医药杂志,1977(7):12.
【组成】党参、沙参、玄参、苦参、土大黄、茅根、篇蓄、芦根、苍术、大黄、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
【功效】益气养阴,解毒利湿。
【适应证】膀胱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源】吉林中医药,1986(6):6.
【组成】小蓟30g,生地黄15 g,炒蒲黄10g,栀子10 g,藕节10g,紫草30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山慈菇30 g,射干30g,夏枯草30g,甘草10g。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适应证】膀胱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健脾和胃者加白术15g,陈皮10g,薏苡仁20g;双补气血者加党参15g,黄芪20g,当归10g,白芍20g;温补肾者加杜仲12g,山药30g,芡实12g;清热解毒者加黄柏9g,蒲公英30g,金银花12g;巩固疗效用知柏地黄丸,每日3次。
【疗效】本方治疗膀胱癌有效。病例:王xx,男,60岁原业治疗无效,经医院膀胱镜检查,诊断为膀胱乳头状移行,患者不做手术出院,用中药治疗。经服本方3剂,尿血大减,10剂尿血止;精神饮食好转,体重增加。再服六味地黄丸,巩固疗效,第二年复查未见癌细胞,随访8年,未见复发,如常人。
【方源】四川中医,1985(9):33.
【组成】龙葵30 g,白英30g,蛇莓15 g,海金沙9g,土茯苓30g,灯心草9g,威灵仙9g,白花蛇舌草30 g。
【功效】清热解毒。
【适应证】膀胱癌。
【用法】水煎服。
【疗效】治疗21例膀胱癌。治后5年生存率为90.47%,肿瘤消失4例,肿瘤缩小或由多发变为单个6例临床观察以乳头状瘤及临床分期属于T1期、T2期效果好。部分患者免疫功能测定,绝大多数显示对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方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谢桐方.
【组成】半枝莲30g,大蓟30g,小蓟30g,六一散30g,五苓散15g,蒲黄炭15 g,藕节炭15 g,贯众炭15 g,知母9 g,黄柏9g,生地黄12g,车前子(包煎)30g,槐花15 g。
【功效】清热利水,凉血止血。
【适应证】膀胱癌。
【用法】水煎服。血尿不止者加白及12g,荠菜花15g,阿胶9g,三七12g;乏力较甚者加党参15g,太子参15g。
【疗效】本方治疗膀胱癌32例,治后生存1年以上19例,占59.38%:2年以上11例,占34 .38%;3年以上6例,占18.75%;年以上4例,占12.5%;5年以上3例,占9.38%。
【方源】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雷永仲方.
【组成】知母9g,黄柏6g,大蓟9 g,小蓟9 g,生地黄12g,蒲黄炭9g,泽泻9g,金银花9g,山茱萸3g。
【功效】滋阴解毒,清热利湿。
【适应证】膀胱癌。
【用法】水煎服。加琥珀末1.5 g,吞服。
【疗效】本方治疗膀胱癌1例,取得显著疗效,已存活5年如正常人。
【方源】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庞泮池方.
【组成】金钱草60g,海金沙30g,鸡内金20g,石韦12g,冬子12g,滑石25g,瞿麦20g,篇蓄20g,赤芍15g,木通12g,泽兰12g,甘草梢10g。
【功效】清热除湿,活血化瘀。
【适应证】膀胱癌。
【用法】水煎服。凉血化瘀者加生赤芍30g,红花10g,丹8紫草20g,当归尾12g,王不留行30g,牡丹皮12g;清毒者加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 g。
【疗效】本方治疗膀胱肿瘤1例,经膀胱镜检查,见右侧输尿管口处膀胱黏膜充血,水肿,其上方1cm发现一个小突出肿物,膀胱内可见1cmx0.5 cmx0.5膀胱肿瘤。因患者不愿手术,用本方治疗1个月后,经膀胱镜检查未发现异常。随访1年未复发。
【方源】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霍万韬方.
【组成】白花蛇舌草30g,龙葵30g,白英30g,土楼茶30g,蛇莓30g,蛇六谷30g,土大黄30g。
【功效】清热解毒,消瘀散结。
【适应证】膀胱癌。
【用法】水煎服。
【方源】上海市中医院朱彬彬方.
【组成】生牡蛎60g,昆布15g,海藻15g,木鳖子5g,售蚕15g,炮穿山甲10g,山慈菇12g,半枝莲30g。(编者按:穿山甲已禁用,酌情使用替代品)。
【功效】化痰软坚,散瘀消积,清热解毒。
【适应证】膀胱癌。
【用法】水煎服。发热者加鳖血炒柴胡、青蒿梗;胸部痞网者加佛手片、绿萼梅、枳壳花、玫瑰花;脾虚腹胀者加砂仁、豆蔻、茯苓、白术、陈皮;尿血者加炒槐花、地榆炭、十灰丸;纳谷不香者加谷芽;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番泻叶、麻子丸;体弱虚羸者加人参、黄芪。
【疗效】本方治疗膀胱癌13例,治后生存1~3年2例,3-5年3例,5~10年4例,10~16年4例。
【方源】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倪毓生方.
【组成】瞿麦15g,篇蓄15g、石韦30g,黄柏9g,车前子12g,滑石30g,金钱草30g,苦参9g,赤小豆30g,白茅根30g,木通9g,淡竹叶9g。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攻癌。
【适应证】膀胱癌。
【用法】水煎服。脾虚者应加党参15g,白术10g,茯苓6:陈皮6g;山药15g;肾虚者加熟地黄15g,枸杞子15g,覆盆子10g,肉桂3g;清热者加半枝莲30g,蒲公英15g。
【疗效】本方为主治疗膀胱癌10例,结合噻替哌膀胱冲洗,其中3例单用中药治疗,治后2例显效,1例有效,带病生存10年:7例电灼后5例复发,经中药治疗后治愈2例,3例有效(带触生存3~13年),另2例在电灼后坚持服中药一直未复发。
【方源】北京市中医医院郑玉瑛方.
【组成】生地黄12g,知母12g,黄柏12g,木莲15g,蒲黄12g,半枝莲30g,重楼30g,大蓟12 g,小蓟12g,象牙屑2g,蒲公英30g,车前子30g。(编者按:象牙已禁用,酌情用替代品)。
【功效】滋阴清热,解毒止血。
【适应证】膀胱癌。
【用法】水煎服。
【疗效】本方治疗膀胱癌6例,治后痊愈1例,有效3例,无效2例。生存1年以上3例,5年以上1例。
【方源】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刘嘉湘方.
【组成】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6 g,甘草片6g,忍冬藤30g,紫草30g,三七粉(冲服)6g,生地黄20g,车前子15g,黄柏6g,当归10g,王不留行15g,仙鹤草30g。
【功效】清热化湿,活血通络。
【适应证】湿热阻络,瘀血不通之膀胱癌。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服用7剂。
【方源】中国民间疗法,2020,28(22):3-5.
【组成】生地黄12g,淡竹叶15 g,石韦15g,白茅根30g,猪苓15g,仙鹤草30 g,土茯苓30g,山茱萸15g,石见穿30g丰边莲20g,山药30g,牡丹皮10g,藤梨根15 g,三七10g。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适应证】湿热瘀毒之膀胱癌。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连续服用15剂。
【方源】湖南中医杂志,2019,35(4):32-33.
【组成】车前子10g,篇蓄15g,滑石30g,瞿麦20g,淡叶30g,生薏苡仁30g,生侧柏叶15g,栀子12g,甘草梢60。生地黄20g,生艾叶20g,小蓟15g,土茯苓15g,蒲公英30g。
【功效】清热除湿。
【适应证】湿热下注之膀胱癌。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
【方源】中医杂志,2005,46(6):445-446.
【组成】熟地黄15 g,山药30g,山茱萸12g,茯苓12g,牡丹皮12g,泽泻15g,菟丝子12g,血余炭20g,仙鹤草30g,熟附子3g,肉桂6g。
【功效】健脾补肾。
【适应证】脾肾两虚之膀胱癌。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
【方源】中医杂志,2005,46(6):445-446.
1、干蜀葵
【用法】每取40g,或鲜蜀葵全株100g。水前1日1剂,分3次服。
【功用】清热利湿。
【主治】膀胱癌(《中华肿瘤治疗大成》)。
2、地榆炭
【用法】每取100g,配食醋500ml,地榆炭放人食醋中,煎至300ml,1日1剂,分次服完。
【功用】凉血。
【主治】膀胱癌尿血明显(《中华肿瘤治疗大成》)。
3、露蜂房
【用法】每取200g,烧末,1次10g,1日2次,用酒调服。
【功用】解毒散结。
【主治】膀胱癌(《中华肿瘤治疗大成》)。
4、冬凌草
【用法】取浓度为2:1的水提液200~300ml膀胱腔内热疗。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医学,2005,7)。
5、鲜斑叶兰全草
【用法】每取6株,洗净生吃,1日1剂。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膀胱癌(《中华肿瘤治疗大成》)。
6、猕猴桃鲜果
【用法】每取1000g,洗净食用,或加水3000ml,煎至1500~2000ml,代茶频饮。
【功用】解毒通。
【主治】膀胱癌放疗后尿频、尿痛者(《中华肿瘤治疗大成》)。
7、猪苓
【用法】每取25~30g,水煎 500ml,早、晚2服。
【功用】利水通淋。
【主治】膀胱肿瘤术后复发(中华外科杂志,1994,7)。
8、土茯苓
【用法】每取15g,配茶树根15g,加水同煮去渣取汁,加白糖当茶饮,1日1剂。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主治】膀胱癌尿血(《中华肿瘤治疗大成》)。
9、无花果
【用法】每取30g,水煎服,1日1剂。
【功用】利尿通淋。
【主治】各期膀胱癌(《中华肿瘤治疗大成》)。
10、龙葵
【用法】每取30g,配白英30g,水煎服,1日1剂。
【功用】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主治】膀胱癌。